【这些暖心故事123】他从非洲带来一袋米

新闻焦点 2025-09-15 05:00:11 63

调查问题加载中,暖心请稍候。故事
若长时间无响应,从非时代洞察请刷新本页面

  【这些暖心故事123】

  光明日报记者 赵嘉伟

  细雨绵绵,洲带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来了一位皮肤黝黑的袋米非洲汉子,他径直走到袁隆平院士的暖心墓碑前,伫立良久,故事任凭雨打湿了脸颊……

  然后,从非他双手托着一袋沉甸甸的洲带稻米,恭恭敬敬地放到墓前。袋米

  “袁老师,暖心时代洞察这是故事我们农场今年的新米。”他轻轻地说。从非

  非洲汉子名叫穆萨·达博,洲带是袋米冈比亚一个农场的负责人。这趟,他飞了30多个小时,跨越12000公里,就是来向袁老献上一袋自己农场产的杂交水稻稻米。

  “袁老师,您救了我的农场,我必须把最深的感谢献给中国,献给您!”他把脸贴向墓碑,语气中饱含深情。

  原来,几年前,穆萨回到家乡接管自家农场。因为缺乏技术指导,采用传统方式种水稻,第一年就损失惨重。

  就在穆萨准备放弃时,隆平高科的专家团队来到冈比亚,手把手教当地人使用新技术。当第一台插秧机开进穆萨的农场,他感叹:“这是我父亲那代人想都不敢想的奇迹。”

  穆萨成了袁隆平的异国学生,他多次到湖南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在中国农业专家的帮助下,短短几年间,穆萨的农场从3公顷发展到100公顷,从手工脱粒生产到全程机械化,单产是当地平均产量的2到3倍。

  “中国专家帮我们提高了水稻产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彻底改写了冈比亚水稻种植的历史。我们在稻浪里找到了未来!”泪,溢出了穆萨的眼眶……

  征集邮箱:nuanxingushi@126.com

  《光明日报》(2025年06月27日 01版)

[ 责编:袁晴 ]
本文地址:http://news.pcclzzc.com/html/160f4939934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从“走出去”迈向“走进去” ,服贸会发布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报告

中国之城|香格里拉:雪山和森林拥抱的高原之城

中非携手促进发展权的价值共识

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发展旅游业 乡村振兴有奔头

【晒晒咱的镇馆之宝㉔】三星堆青铜神树:古蜀人的“通天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