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东江纵队第一支队三龙大队指挥部旧址:百年古建里的红色印记

新闻热点 2025-09-15 03:32:05 8628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光明日报记者 雷爱侠 吴春燕

  盛夏,铭记缅怀雨后天晴,历史广东东莞高埗镇低涌村河水潺潺,先烈热点脉搏时光在此静静流淌。东江第支队龙大队的红记者来到悦南熊公祠和苏氏宗祠,纵队指挥址百这里曾是部旧东江纵队第一支队三龙大队指挥部旧址和驻军营地旧址。

  悦南熊公祠建于1781年,年古1931年重修。建里记作为驻军营地旧址的色印苏氏宗祠则建于1713年,1983年重修,铭记缅怀与悦南熊公祠的历史构造无异。两处遗址经过时间的先烈洗礼,至今仍保存着浓厚的东江第支队龙大队的红热点脉搏历史韵味。

  89岁老党员熊任宁是纵队指挥址百土生土长的低涌村人,站在悦南熊公祠前,部旧回忆起自己儿时参加低涌村抗日游击根据地儿童团的经历:“我们小团员负责宣传活动,号召大家拿起武器、保卫自己。”

  1944年9月19日,为开辟东莞水乡抗日根据地,东江纵队第一支队三龙大队200多人在大队长谢阳光、政治委员何清的率领下挺进高埗镇低涌村,将指挥部设在低涌悦南熊公祠里。三龙大队进抵水乡低涌的第二天,驻高埗、道滘的地方反动武装刘发如部,集中500多人进攻低涌。三龙大队在低涌群众配合下,打垮刘发如部三次冲锋后,奋起反击,迫敌撤退。

  部队驻扎低涌期间,粉碎日军的“扫荡”、俘虏伪军“抗红义勇军”团长李女、击退伪军李潮部的反扑、攻克盘踞在高埗的刘棠伪军、解放了高埗村。三龙大队在低涌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成立农会、妇女会、民兵大队和儿童团。

  低涌人民在抗日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作出很大贡献,不少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积极支援游击队,成为“联络人”和“后勤团”,帮助游击队传递重要情报,为游击队运输战斗物资、做好后勤保障。

  2004年1月,悦南熊公祠——东江纵队第一支队三龙大队指挥部旧址被确定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2日 04版)

[ 责编:孙宗鹤 ]
本文地址:http://news.pcclzzc.com/html/39d4999911.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苏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桥面“白改黑” “桥”见新颜值

工信部: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

驻村帮扶调研丨扎根桔橙沃野 绘就乡村建设美丽蓝图

融媒新动能丨郤屿杉:以技术创新为引擎 推动延庆故事走向世界

岭南文化大模型通过国家算法备案 为“人工智能+文旅”融合树立标杆

友情链接